查看原文
其他

雷蒙 | 何以为家——笔墨精神与我(上)

雷蒙 暑期研习营
2024-08-23




雷 蒙


今年年初,跟随王(林海)老师在同道书房的几周课程后,我作文写下这次听课的触动,同时想一道梳理自己在煦园一年的学习、生活所得,也作为我在辛庄师范师资班的正式毕业、实习报告。


前 记
2018年正月十五,在辛庄师范第四届师资班学习、生活半年之后,经黄明雨、冯刚老师引荐,我来到煦园跟随王林海、杨春薇老师学习,半年后向王林海老师正式拜师学习书道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师父身边做书童,常听他回忆起他的老师陈我鸿、朱豹卿先生,讲老先生们传下来的笔墨精神、人格精神;在煦园的日常生活中听他谈天说地,看他作画、习字、陈设、插花,接受“美生”的熏习;跟着他四处游学,听他讲中国人的用心之道,讲“美,只指向心性”;跟他学习书道笔法、身法、心法,在他的心性艺术史里开眼格。就这样,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今年年初,跟随王(林海)老师在同道书房的几周课程后,我作文写下这次听课的触动,同时想一道梳理自己在煦园一年的学习、生活所得,也作为我在辛庄师范师资班的正式毕业、实习报告。

本文所梳理的见地尽是我平日里跟随师父熏习所得,尚难在笔下做到,所以充其量是鹦鹉学舌,或者说更像是对自己行持的勉励。感恩老师们!


笔墨里的自己
2019年3月,王林海老师在顺义同道书房与学员们同参古代中国艺术有位学员在一次小参里回忆,当红山玉器上古岩画的光韵被投影到银幕,一瞬间的触动让她回想起一次攀登雪山时偶遇雪莲花的经历。在珠峰雪域苦寒、严峻、罕有生灵的冰天雪地,一列跋涉荒原的登山者们深入无人之地,突然被孕育在这里的一点生命灵光照见,柔弱像婴儿一样不忍触碰的鲜活和萌动,击中了在场每一个偶经此处的旅人。

扣动我们心弦的人、事、物其实是一种触发,是一种假借和引爆,它唤醒的是我们自己生命内中的‘美’。所以美的触动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感动了自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美’被唤醒和释放了出来。‘善’与‘美’由自己的心‘呈现’和‘捕捉’的过程是同时的,而且只发生在当下,这是中国文化‘心物一如’的对待观。

王老师这样回应她。


这也是他梳理人类心性艺术史的一个重要原点——人类艺术的遗迹是祖先熔炼自己生命的照神古镜,也是让今天的我们识得未知、真实自己的精神舍利。
有了这些精神力作的感召和化育,即便我们跋涉在蛮荒、苦寒的时代,也能在那一个个闪耀着“善”与“美”的辉光时刻里认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当我们认出古埃及雕刻里的神性和威仪,认出古希腊陶瓶里的诗性和浪漫,认出古巴比伦砖墙上的雄强和刚毅,认出健陀罗雕塑里饱满的深情和柔慈,认出文艺复兴绘画和雕塑中的内美和隽永——当这些气息和光芒将我们超拔出头脑观念和身心习气锁覆的世界,与我们相遇的,绝不只是文化遗产和文明标本,不是器物和绘画里的美学,不是时代迁移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旁证,而是透过这些遗存依然鲜活在我们生命里,需要我们自我认肯的天性。这些遗迹与我们的祖先一起,凝神注视着模糊时空里、熙攘人群中同样望向自己的一双双眼睛,翕动的胸口沉默地呼吸着古老神秘的空气,喃喃自语中摩挲着与他们合契的每个灵魂,贴近我们的耳边告诉我们。

他们就是昨天的我们。他们就是我们自己。



未完待续

后续连载,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  
👇
王林海 | 问、寻、见——中国艺术的精神
(上古篇)
👇
王林海 | 问、寻、见——中国艺术的精神
(夏、商、周三代至春秋、两汉)
👇
王林海 | 问、寻、见——中国艺术的精神
(魏、晋至唐、宋、元、明、清)




/ 想看更多好内容,请关注它吧!

识别二维码 关注研习营

【明师文选】【教学一线】

【预习宝库】【学习心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暑期研习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